三峡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人们俗称“讲古”,重庆话为“摆龙门阵”,它起源于民间,根植于传统,乡韵深长,是民间口头文学中较为遍及的体裁和形式。 三峡盛产民间故事家已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刘德培融糅着泥土真实的口头民间文艺作品,是他在时空的演化和阅尽人间沧桑中诞生出的绝世珍品,作品折射出来的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已超越了作品的外在形态,以生活的本真状况出现却又负载着某种历史文化内涵的带有原生性的乡土艺术,已到达一种大俗大雅的理想境界。刘德培以超强的影象力传承鄂西地区民间口头文学遗产,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的“活化石”。刘德培的故事保留着民间文学所特有的“有头有尾,一线到底,交代晓畅,引人人胜”和“朴实无华、不枝不蔓”等显示手法的作风,又有自己的创造。他讲的故事儿节构思奇巧,语言生动幽默,常于结尾处显绝妙,创造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代价。三峡一带善讲者众多,刘德培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他传讲各类民间故事512则,谚语干余条,民歌千余首,谜语600多则,以及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料,为传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德培被喻之为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着眼于内容,民间故事含理想故事、历史故事、聪明人物故事、生活故事以及动植物故事等类别。 理想故事是民间故事的一个主要类别,它以超现实的理想构成离奇的故事,通过理想来表达和依靠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表达人们对于痛苦生活处境的不满和改变这种处境的强烈愿望,想象丰厚而秀丽,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神人交会的超现实图景,充满着浪漫色彩。展翅飞翔的雄鹰能够背负善良的弟弟去太阳山捡宝,同样也能把贪心的哥哥托运到黄金耀眼的罪恶渊薮中去;蟒蛇(python)(snake)转变为英俊的少男娶员外三小姐为妻,从而使她得到人间得不到的温柔,狐狸(fox)精的鲜艳绝伦和妖娆贤淑也就使农田劳作的村夫安居乐业尽享天伦之乐。……人类在追求自身人格独立和精神束缚的长途中, 就这样渐次展开着他们的浪漫设想和自动追求。 理想故事的基本结构模式是报恩故事,其中有的是神女报恩故事,其主人公往往是勤劳善良、心地仁慈而又忠实本分的渔郎、猎手和樵夫,他们或是由爱神的暗中指点、或是于偶然中拯救了某一弱小植物的生命,这小植物碰巧又是龙女或蛇女的化身,于是她们从仙界来到人间,知恩图报,让仇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有一贪财贪色之人挑拨阻挠其间,反复刁难,均被她们施展聪明和法力,一一击破,突破重重阻拦,终于惩治大暴徒。有的则是植物等小精灵的报恩故事。 历史故事题材在三峡相当遍及,诸如公孙述称帝、刘皇叔托孤、诸葛亮设阵、李白成观星、张献忠征战,以及郦道元、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陆游、黄庭坚、周敦颐、王十朋等诗墨客的轶闻趣事。 聪明人物故事又叫机警人物故事,是民间故事中是很富 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部分。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无力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斗争,但却能以聪明来得到 一种喜剧性的结果,从中也折射出了宽大劳苦大众某种隐秘的愿望。当然现实远比故事要复杂重重的得多,从整体看来,这些故事还无法达到那种现实批判与精神启蒙的作用。民间故事家刘德培所讲的《杜老幺的故事》、《张士发的故事》,就是反 映宽大劳苦群众与封建剥削阶级作斗争和讴歌劳动人民机警勇敢、顽强乐观精神的生活故事。他的故事构思别致,情节动人,结构严谨,哲理性强,如“半文钱”的故事儿节是:乾隆年 间,枝江县的县老爷闻长乐杜老幺的名气,找上门来,要和杜 老幺赌点狠气,硬拉杜老幺去打一场讼事,赌着杜老幺把他的乌纱帽打掉,否则就要任他发落。这个县老爷是个服硬不服 软的家伙,见杜老幺不爱走,越是要抖这个狠。杜老幺被纠缠不休,就说:“打讼事要到荆州府,我半文钱都没有,怎么敢上路?县官听说只要半文钱,就把通宝剁了一半给杜老幺。两人直往荆州府,杜老幺当即告了这个县官一状,一下果然摘掉 了县“老爷”的乌纱帽。杜老幺的状词是这样写的:“身为百姓父母官,目无王法好大胆,乾隆通宝剁两半,不斩也得先撤官。”关于巧媳妇、哈(傻)女婿的故事也非常之多。
长江三峡的民间故事丰厚而鲜艳,充满着强烈的爱与恨。 历来正史都是张扬上智下愚的,而在这块民族地区的民间相传中,大量传承着讴歌劳动人民的聪明、嘲弄剥削者愚蠢的故事,这说明劳动人民是民间相传的创作者,他们用自己的聪明创作出口头文学来讴歌自己。例如《罗二娃的故事》,已往有个财主叫三阎王,请了个放牛娃叫罗二娃,罗二娃不光得不到工钱,而且总是吃很坏的东西。三阎王假惺惺的说:“你细娃家还年轻,吃好的日子在背面。”罗二娃饿得皮包骨头,于是心生一计,编了一个篾笼头,一上坡就用篾笼头把小牛(calf)嘴巴笼住,不让小牛吃草,小牛饿得歪歪倒倒,三阎王见了火冒三丈,罗二娃不慌不忙地说:“这牛儿还年轻,吃好的日子在背面。”三阎王怕小牛挨饿,再也不敢拿孬东西给罗二娃吃了。不久,三阎王又提出牛要吃露水草才长得肥,半夜过一点就喊罗二娃起床。罗二娃实在受不了,于是又想了个念头。第二天早上鸡叫头遍,三阎王就来催罗二娃上坡,罗二娃睡在床上动也不动,口里答应:“三老爷,我在看虱子呢。”“黑摸摸的你怎么捉虱子呢?”“看不见捉虱子,看得见上坡放牛吗?”“牛又肥又大怎么看不见?”“三老爷,你不是越肥越笨吗?要是笨牛滚了岩,怎么得下场?”三阎王一想,放早牛是好,摔死了不得了。只好说:“好嘛,等天亮了再上坡。”从中不难见到低贱者的聪颖聪明。此外,另有大量反映封建礼教吃人,反映劳动人民勤于创造、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等方面的相传。 机警人物故事的主人公个性各异,有的狡黠刁滑、助人为 乐,有的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有的公正清廉、惩治邪道,有的 少年聪慧、敦厚内秀;也有的厮混白吃、泼皮无赖,有的游戏人生和玩物丧命,有的为生计而行骗及其骂人成癖……或令人称快、拍手叫绝,或令人展眉、一畅胸怀,或令人喷饭、前仰后合,或令人扼腕、慨叹人生。这些人物身上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劳动群众的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机警人 物的斗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请君人瓮式,巧妙地设置各种圈 套,让对手往里钻,对手毫无察觉,悔之已晚,如《我家没得良心》;旁敲侧击式,指桑骂槐,言在此而意在彼,达到讽刺对手 之目的,如《摆掉臭钱就是狗》;装疯卖傻式,这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以装傻掩盖机巧,如张土发个人形象;欺瞒行骗式,这些骗子骗的并不完全是平民百姓,而是一些为富不仁、小气小气的地主老财和横行乡里的地痞恶棍;逗趣调笑式,机警人物采用这种方式并非为了惩治对手,而是捉弄对方,从中得到乐趣,逗趣的对象往往是一些善良无辜的人,如《捡药鱼》、《摆人摆 得苦》等。总之,机警人物善于在各种场合中使用智巧,取得胜利,他们是一些智力超群者,在流传历程中变得越来越完美,成为人民群众个人聪明的象征。 生活故事的理想成分很少或根本没有,所以又称为“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但其形态比理想故事复杂。这类故事的主人公在他的空间中大多要碰到几个难题,总是通过意外的转折和终局达到一个理想的彼岸,或吟诗作对,或智设关卡,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这样,它以千姿百态的情节和鲜明单一的个人形象引人人胜,引人击节称快。那种从容不迫的即景生智,不露声色的指桑骂槐,故作庄严的调侃嘲弄和信手拈来的想象才能的确令人惊奇叹服。这类故事包含有丰厚 的地方风土人情。如《祭窑》,故事本身要表达的是害人终害己的因果报应思想,却侧面地反映了现代人祭的历史。土家地区尚鬼神,好祭奠,连烧窑都要举行人祭,这对研究现代信仰和祭奠是很有裨益的。 生活故事的类别主要有生活斗争故事、巧女故事、傻丈夫故事、朋友故事或好天子故事等等。许多生活故事都具有轻 松、幽默和滑稽的喜剧作风,有些本身就是令人捧腹的喜剧作品,有些虽不是纯粹的喜剧,但也不乏精彩的喜剧细节。为了强化喜剧效果,生活故事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夸诞,将人物的某种属性夸张到怪诞的程度;巧合,能使人物绝处逢生,产生出人意表的效果;矛盾,在不协调中见出乖谬。此外另有装痴卖傻、调笑逗趣也是常用的手法。 民间故事中有一类动植物故事,讲草木虫鱼皆有情义,不 仅有松树的刚强独生、杉树的谦让多生等自然常识,而且山川 草木、花鸟虫鱼的风骨灵气中沉淀着人们庄严的历史情感。 巴东《牛为什么犁田》、《猫为什么吃老鼠(mouse)》、《老鼠子嫁姑娘》、 《散闷草》等,当阳的《狗饿雀》、《牛吃草》、《马桑树》等等。“一 草一木总关情”,报告得别有情趣,如“金盆杨”的故事:与清江并行的318国道线上有条山溪叫金盆河,河边有一株高达十 余米的古杨。它树基粗大,靠地面处有五个大洞,洞孔相连, 可容二三人。林业档案称它为“金盆杨”。相传已往有个四川货郎,路过人洞躲雨,当地一位姓向的女子也人洞躲雨,正遇货郎脱衣拧水,她转头便走,被山洪冲走。货郎奋身救人,送她回家后,又回树洞过夜。向的父母觉得货郎是个诚实的仇人,有意将女子许配他,苦无媒人,便叫闺女(daughter)请救命仇人来家 暂住。次日,向女至树下仰望,货郎问她在看什么?女说:“我看它们到底是藤缠树?依然树缠藤?”于是货郎大胆求婚,终于缔结良缘。此后,这古杨树下,便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香巢。这些故事常把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长习性人格化, 形成整体比况结构以传达报告者的意趣。有的植物报恩故事 中的植物或是以其微薄力量给仇人赚得一点点钱财,或是以 其猜测休咎的能力指点仇人避免灾祸,这类报恩故事与原始 的图腾崇拜有关,因为理想故事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习俗必 然在其中留下投影。在原始人看来,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具有灵性,他们崇拜自然,崇拜与他们的生存紧密相关的植物或植物,希望它们保佑自己,赐给自己幸福。伴伴随着社会的退化,原始看法逐渐淡薄,但却作为原型被理想故事保留和承当,对之后的理想故事有极大的影响。